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 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
靜電油煙處理機靜電機推薦
——訪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范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不斷開創治蜀興川事業發展新局面。近日,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范波接受瞭本報記者的專訪,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瞭詳細解讀,並展望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
記者:您如何看待過去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以及當前面臨的形勢?
范波:五年來,全省上下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實現“兩個跨越”,各項事業取得瞭新的重大成就。經過五年不懈努力,全省呈現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的良好局面。
從“兩個跨越”的目標體系看,五年來,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2%,比全國同期增速高2個百分點,經濟總量達到3.26萬億元,歷史性地躍升至全國第六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7%、11.5%,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750萬減少到2016年底的272萬、貧困發生率從11.5%下降到4.3%,“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取得階段性成效。
從“三大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看,經濟總量過千億元的市(州)達15個、增加8個,過百億元的縣(市、區)達112個、增加38個,多點多極競相發展態勢總體形成;“四大城市群”建設成效明顯,新型城鄉關系逐步形成;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加快推進落實,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經濟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
當前,我省發展正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等重大國傢戰略交匯疊加,天府新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國傢佈局交匯疊加,脫貧攻堅、藏區彝區加快發展、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重大國傢政策交匯疊加,為我省帶來瞭巨大的機遇。這些有利因素,為我們繼續保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奠定瞭堅實基礎。
記者: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作為我省的“一號工程”,五年來我省在創新發展方面有哪些亮點?
范波:2015年8月,我省納入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成為全國8個試驗區域之一,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省最重要的改革試驗任務之一,是我省在轉型發展關鍵時期贏得的關鍵機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突出全面創新改革“四梁八柱”頂層設計,把落實中央改革部署與治蜀興川的創新實踐緊密結合。省委作出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將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作為引領“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走在8個試驗區域前列,有力推動瞭科技成果轉化、高端產業培育、產學研協同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轉方式、調結構註入瞭新的動力和活力。
我省牢固樹立發展地方經濟與服務國防建設“一盤棋”思想,以全面創新改革為統領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全力爭創國傢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實現國防工業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加速轉化。2016年,軍民融合主營業務收入達2870億元,居全國前列。
記者:五年來,我省如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新提升?
范波:省委、省政府鮮明提出“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後發也要高點起步”。2016年,我省在全國首批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和5個專項方案,打出瞭“1+1+5”的政策組合拳,在突出“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同時,創新性地提出瞭“提質量、創品牌和培育新動能”的重點任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推動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瞭一大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農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取得新成效,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2016年,糧食總產量3483.5萬噸、增長1.2%,全省農業產業增加值達到3924.1億元,居全國第4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1203元。
記者:五年來,我省如何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塑造區域發展新版圖,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
范波:省委十屆三次全會作出瞭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的決定,著力塑造區域發展新版圖,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五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首位一馬當先、多點多極競相發展、底部基礎不斷夯實的多點多極發展態勢總體形成,推動全省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
靜電機
首位城市領先發展,成都市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70億元,穩居西部地區中心城市第一,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位第四。市(州)梯隊競相追趕,經濟總量過千億的市(州)達到15個、增加8個。縣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過百億的縣(市、區)達到112個、增加38個。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川南、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總量均超過5000億元,天府新區、攀西經濟區發展勢頭強勁,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綠色發展步伐加快。
記者:我省如何持續深化開放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匯聚更多的資源要素?
范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川要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的前列”的重要指示,我省充分發揮地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核心腹地的區位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外交通基礎條件顯著提升,西部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目前,在川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321傢,居西部第一;駐成都領事機構達16個,居全國第三;進出川大通道達29條。全省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00億美元,內陸開放型經濟綜合競爭優勢不斷增強。
2016年8月,我省獲批設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119.99平方公裡,涵蓋天府新區、青白江鐵路港、川南臨港三個片區。省委省政府作出瞭“半年出經驗、一年有成效、兩年上臺階、三年達目標”的統一部署,有序推進實施瞭貿易通關提速等系列首創改革事項。目前,簽約融資租賃、總部經濟、智能終端、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國際貿易、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350個。
記者: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五年來,我省實現瞭哪些突破?
范波:我省是全國6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大片區”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念茲在茲、唯此為大,作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不落下一戶一人”的莊嚴承諾。
省委全會作出決定,實施“3+10”組合拳,鎖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在彝區實施“十項扶貧工程”、在藏區推進“六項民生工程計劃”,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750萬減少到去年底的272萬、貧困發生率從11.5%下降到4.3%。
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國特色開發式扶貧的一項重要創舉,省委、省政府圍繞“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從政策制定、資金籌集、項目落地等方面加大推動力度,截至8月底,2017年已建成住房95461套,建成率98.1%,已搬遷入住61061戶,搬遷入住率61.5%,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呈現出全面推進、加快建設、成效顯著的良好態勢。
2016年,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考核並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四川被列為綜合評價好的8個省份之一。
記者: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我省取得瞭哪些進展?
范波:我省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肩負著維護國傢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2013年,省委把全省工作指導思想由“加快發展、科學發展”調整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更加強調發展質量,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作出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提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美好願景。
五年來,圍繞切實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總體穩定、穩中向好的態勢。全省累計出臺生態文明改革措施58個大項。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全面打響,綠化全川行動紮實開展,森林面積2.69億畝,覆蓋率達到36.88%,提高1.62個百分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縣級以上城市全覆蓋,長江幹流四川段和金沙江流域優良水質率達100%。水電裝機容量7296萬千瓦,居全國第一,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34%,在全國率先實現以清潔能源消費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記者 陽帆 江蕓涵)
如果您在本頁面發現錯誤,請先用鼠標選擇出錯的內容,然後同時按下"CTRL"與"ENTER"鍵,以便將錯誤及時通知我們,謝謝您對網站的大力支持。
8BF7E025AD0EA426
留言列表